2014年发生了很多事件,卓创老毕简单梳理了一下和钢铁关系较密切的事件和我们避不开的事件,谈资之余,一起来总结点评几分。
经济新常态到钢铁新常态(中性):产能过剩、环保高压、贫富分化,这一切表明在中国经济转型进入常态的背景下,钢铁工业也进入了一种新常态。Q345B方矩管面对新常态,钢铁企业惟有颠覆传统,建立适应新常态的经营发展模式,才能实现浴火重生。钢铁企业增加非钢占比,商业模式转变、改革体制,增加销售渠道和服务方式等。总体来说,适应新的结构调整,钢铁生产企业和贸易企业正在由传统方式向互联网发展。
定向调控和降息(利好):今年针对小微企业和三农进行了两轮定向调控,钢铁由于是高耗能、低环保企业,处于调控阶段,未享受到鼓励的成果。而十一月底的降息则在一定程度上为钢铁经营成本松绑,有利于企业降低融资成本,利好面或会延续到2015年2-3月份。
钢铁行业规范企业名单(利好):截止到2014年11月,已经公布了三期名单,涵盖305家生产企业,包括了全国85%以上的钢铁产能,此举迫使多年来“潜伏”钢铁产能露出水面,最大限度消除了钢铁行业管理盲区,促进了钢铁行业规范经营和产能过剩矛盾化解。
APEC(利空):2014年APEC的胜利召开,与中国蓝的出现,对于钢铁行业来说,由于处于价格低点,采取的诸多措施限制了市场消费,从而形成了一个怪现象。钢厂频频停炉,市场频频跌价,会议结束后,钢厂陆续复产,市场再度陷入深跌的行情中。
中国走出去战略(利好):走出去战略中的“一带一路”。号称中国版的“马歇尔计划”, 一方面中国传统的出口国较为单一和狭窄,美国、欧洲和日本占据出口的核心国位置,占比很高,但这些传统的出口市场已经开拓得较为充分,Q345D方矩管增量空间已经不大,国内的过剩产能很难通过他们进行消化,在国内消费加速启动难以推进的情况下,通过“一带一路”来开辟新的出口市场是很好的抓手;另一方面,可以依次从俄罗斯等周边国家获取相对低价的资源,中国的油气资源、矿产资源对国外的依存度较高,现在这些资源主要通过沿海海路进入中国,铁矿石依赖于澳大利亚和巴西,石油依赖于中东,渠道较为单一。中国与其他重要资源国的合作还不深入,经贸合作也未广泛有效的展开,使得资源方面的合作不稳定和牢固。“一带一路”新增了大量有效的陆路资源进入通道,对于资源获取的多样化十分重要。如此形势下,大战略的出现为后期中国制造业2025指明了一个有力的出路。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中性):会议将于12月9日在北京举行,多方预期本次将会为明年的GDP设置目标,预计在7.0%-7.3%,更有悲观者预期中国央行可能在12月中旬再度降息,以刺激经济增长和降低融资利率,同时预计中国央行将在2015年年终前降准三次。 |